家长朋友们,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时间,
手机管理问题是否让您感到头疼?
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成为暑期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为切实助力广大家长科学应对手机管理难题,南京市教育局依托南京市杨静平德育名师工作室,精心编写《中小学生手机使用亲子冲突化解指南》,立足实际提供专业指导,内容涵盖认知提升、策略方法和典型案例3部分,帮助您解锁科学管理妙招,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共同守护孩子成长!
展开剩余81%每次一提收手机,
孩子就大发脾气?
明明想好好沟通,
自己却先忍不住发了火?
本期推送,
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情绪使用说明书”,
帮助您在冲突时刻按下“暂停键”,
找回对话的理性与温度。
01
家长、孩子双方都冷静的情况
面对冲突时,家长和孩子都保持冷静,对于解决冲突具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实践深呼吸、情绪表达和寻求妥协等策略,家长和孩子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更加成熟和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冲突。
02
孩子冷静、家长不冷静的情况
孩子冷静而家长不冷静的情况会对解决冲突产生不利影响,包括降低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沟通障碍、降低问题解决效率以及提供不良的教育示范。家长应避免在情绪不稳定时做出冲动行为(如“摔手机”),防止不可逆后果。通过自我调节(比如深呼吸或短暂离开)、开放沟通和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帮助,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促进冲突的积极解决。
03
家长冷静、孩子不冷静的情况
孩子不冷静而家长冷静的情况本身不会影响冲突解决,对孩子来说还是宝贵的教育契机,包括给予孩子情绪安全感、提高沟通效果、促进理性决策等教育机会。通过倾听理解、情绪引导和共同解决问题,家长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同时也加强了亲子关系。要避免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时强制限制手机使用,以免引起激烈反抗。建议家长悄悄关注孩子情绪,视情况采取及时回应、安抚、淡化等不同策略。
04
家长、孩子双方都不冷静的情况
孩子和家长都不冷静的情况会加剧冲突,影响沟通和决策的质量,建议双方暂时离开冲突现场,等情绪稳定后再讨论。如果需要,寻求专业帮助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稳定情绪策略
家长和孩子们的情绪冲突一般出现在手机使用的当下,但是在使用前后,也需要共同关注双方情绪波动。
1
手机使用前:未雨绸缪,引导有方
我们可以找一个大家都开心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召开家庭会议,心平气和地聊聊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2
手机使用中:冷静应对,智慧化解
在确保尊重孩子和亲子关系和谐的同时,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并自觉减少手机使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应智慧地限制使用时间,避免直接冲突,避免采取羞辱或强行夺走手机等行为,这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引发孩子的焦虑和抑郁。
温馨建议:
重中之重,
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1
冷静下来,先理解孩子
当看到孩子违规使用手机时,家长可以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立刻发火或大声斥责孩子。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沉迷手机,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无聊还是其他原因,以平和、好奇的心态与孩子开启对话。
2
温和而坚定地沟通
倾听孩子的解释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当发现孩子超时,先轻声提醒剩余时间,给予孩子缓冲和自我调整的机会。
若孩子未理会,走到身边温和地说:“宝贝,时间快到咯,我们要说到做到。”这样既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又明确了规则的不可违背性。
3
聪明地解决问题,保持耐心
避免辱骂和抢夺孩子的手机,耐心帮助他们减少使用时间。不要用伤害自尊的语言指责孩子,以免引起逆反。家长需保持耐心和理解,持续关注和支持孩子逐步改正,坚持执行规则。可以用其他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宝贝,我们先不玩手机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山,怎样?”
3
手机使用后:用心沟通,助力成长
避免在孩子放下手机后反复唠叨。过多负面评价,如唠叨、威胁、羞辱,可能导致孩子自卑、逆反,损害安全感和自我认同。长期负面环境可能使孩子行为退缩、学习动力减弱,影响其身心健康。
下期,
我们将推出
《手机使用亲子冲突化解指南》规则策略篇,
为您解析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
实现从“被动遵守”到“主动执行”,
变“单方约束”为“共同约定”!
来源:宣传与德育工作处
编辑:程笑
校对:曾文君
责编:冯杨
来源:宣传与德育工作处
编辑:程笑
校对:曾文君
责编:冯杨
发布于:北京市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