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工业安全防护领域,安全帽作为保障作业人员头部安全的关键装备,其质量与性能至关重要。对于进入欧盟市场的安全帽产品,CE 认证是其合规性的重要标志,而 EN397 标准则是安全帽 CE 认证的核心依据。本文将全面深入地解析 EN397 标准的各项测试项目,帮助相关从业者、制造商以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该标准,确保安全帽的质量与安全性。
EN397 标准概述
EN397 标准的全称为《工业安全头盔》(Industrial safety helmets),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并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安全帽的设计、性能要求、测试方法以及标记要求等内容,适用于建筑、制造、采矿、电力等各类工业环境中的头部防护。其目的在于确保安全帽在结构、材料和性能等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头部受伤的风险,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防护。
展开剩余86%主要测试项目
冲击吸收测试(Impact Absorption)
1、测试目的:评估安全帽在受到垂直方向冲击时吸收能量的能力,衡量其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效果。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安全帽可能会遭受高处坠落物体的直接撞击,冲击吸收性能直接关系到佩戴者头部所承受冲击力的大小,是安全帽防护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2、测试方法:采用 5kg 质量的重锤,从 1 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冲击放置在头部模型上的安全帽顶部。测试过程中,利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安装在头部模型下方,用于测量通过安全帽传递到头部模型上的冲击力大小,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冲击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测试要求:根据 EN397 标准规定,传递到头部模型的冲击力不得超过 4900N(约合 500kgf)。这一数值是经过大量的人体工程学研究以及实际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旨在确保在极端冲击情况下,安全帽能够将传递到头部的冲击力控制在人体可承受的安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降低头部受伤的风险。
穿刺测试(Penetration Resistance)
1、测试目的:检测安全帽防止尖锐物体穿透的能力,确保在遭受尖锐物体坠落撞击时,帽壳能够有效阻挡尖锐物,避免其接触到佩戴者的头部。在工业环境中,如建筑工地的钢筋、采矿作业中的尖锐岩石等,都可能对安全帽造成穿刺威胁,因此穿刺测试是评估安全帽防护性能的重要环节。
2、测试方法:使用质量为 3kg、锥角为 60° 的穿刺锥,从 1 米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安全帽顶部。穿刺锥的材质通常为淬火钢,以模拟实际场景中尖锐物体的硬度和冲击力。在头部模型表面放置一层指示材料(如橡皮泥或软金属薄片),若穿刺锥穿透安全帽接触到指示材料,则表明安全帽未通过测试;或者通过在穿刺锥和头部模型之间建立电连接,当穿刺锥接触到头部模型时,电路导通触发警报装置,以此判断安全帽是否被穿透。
3、测试要求:标准明确规定,在穿刺测试过程中,穿刺锥不得接触到头部模型,即安全帽必须能够有效阻止尖锐物体的穿透,为佩戴者提供可靠的防护屏障。
阻燃性测试(Flame Resistance)
1、测试目的:评估安全帽在接触火焰时的阻燃性能,确保在火灾等危险环境中,安全帽不会迅速燃烧或助长火势蔓延,从而为佩戴者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减少因燃烧导致的头部烧伤风险。在一些涉及明火作业、化工生产等行业,安全帽的阻燃性能尤为重要。
2、测试方法:将安全帽水平放置,使用特定的燃烧器产生火焰,对安全帽的帽檐或帽壳表面持续施加火焰 10 秒钟。火焰的温度、燃烧强度以及施加位置等均按照标准规定进行严格控制。火焰移除后,观察安全帽的燃烧情况。
3、测试要求:火焰在移开 5 秒内应自行熄灭,且帽壳不得出现烧穿现象。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安全帽不应产生滴落的燃烧物,以免对佩戴者或周围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侧向刚性测试(Lateral Rigidity)
1、测试目的:检验安全帽侧面的抗变形能力,评估其在受到侧面撞击或挤压时,能否保持结构完整性,为佩戴者的头部侧面提供有效的保护。在实际作业中,工人的头部可能会因碰撞到侧面的物体而受到侧向力的作用,因此侧向刚性是安全帽性能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2、测试方法:将安全帽固定在专用的测试装置上,通过机械装置对安全帽侧面均匀施加横向力,逐渐增加力的大小,同时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安全帽侧面的变形量。在测试过程中,持续监测安全帽的变形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破裂等异常现象。
3、测试要求:根据 EN397 标准,在施加规定的横向力后,安全帽侧面的变形不得超过 40mm,且帽壳不得出现破裂。这一要求确保了安全帽在受到侧面冲击时,既能有效吸收和分散能量,又能维持基本的结构形状,为头部侧面提供可靠的防护。
佩戴稳定性测试(Retention System Strength)
1、测试目的:评估安全帽在受到外力时的佩戴稳定性,确保在各种工作场景下,安全帽能够牢固地佩戴在佩戴者头部,不会轻易脱落,从而始终保持对头部的有效防护。如果安全帽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容易脱落,那么在关键时刻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防护作用。
2、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实际佩戴情况,将安全帽佩戴在头部模型上,并按照正常使用方式系紧下颏带等固定装置。然后,利用机械装置对头部模型施加各种方向和大小的外力,如前后左右的拉力、扭转力等,同时观察安全帽的佩戴状态,是否出现滑动、脱落等现象。
3、测试要求: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安全帽不应从头部模型上脱落,下颏带等固定装置应保持完好且能够有效发挥固定作用。此外,下颏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释放力也有相应要求,若配备下颏带,其释放力需在 150N 到 250N 之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佩戴者能够方便地解开下颏带,同时又能保证在正常工作时,下颏带能够牢固地固定安全帽。
耐低温性能测试(Low Temperature Resistance)
1、测试目的:考察安全帽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在寒冷地区或低温作业环境中,安全帽的材料和结构性能不会因低温而显著下降,依然能够为佩戴者提供可靠的防护。低温可能会导致安全帽的材料变脆,影响其冲击吸收和穿刺抵抗等性能。
2、测试方法:将安全帽放置在低温试验箱中,将试验箱温度调节至 - 10°C 或 - 20°C(具体温度根据标准要求或产品适用环境确定),并保持 4 小时,使安全帽充分适应低温环境。预处理完成后,立即取出安全帽,按照冲击吸收测试和穿刺测试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相应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测试要求:经过低温预处理后的安全帽,在冲击吸收测试中传递到头部模型的冲击力仍不得超过 4900N,穿刺测试中穿刺锥不得接触头部模型,即安全帽在低温环境下应保持与常温环境下相当的防护性能。
耐高温性能测试(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1、测试目的:评估安全帽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确保在炎热地区、高温作业场所或可能接触到高温物体的工作环境中,安全帽的性能不受高温影响,能够持续为佩戴者提供有效的头部保护。高温可能会使安全帽的材料软化、老化,降低其防护性能。
2、测试方法:将安全帽置于高温试验箱内,将温度设定为 50°C,保持 4 小时,使安全帽充分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之后,取出安全帽,立即进行冲击吸收测试和穿刺测试,观察并记录测试结果。
3、测试要求:经高温预处理后的安全帽,必须满足冲击吸收测试传递力不超过 4900N 以及穿刺测试穿刺锥不接触头部模型的要求,以证明其在高温环境下依然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
电绝缘性测试(Electrical Insulation)
1、测试目的:该测试主要针对用于可能接触电气危险环境的电绝缘安全帽,检测其阻止电流通过的能力,确保在电气作业环境中,安全帽能够为佩戴者提供可靠的电绝缘保护,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测试方法:将安全帽放置在专门的电绝缘测试装置上,在安全帽的帽壳与内部金属电极之间施加 1200V 的交流电,持续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分钟),同时使用高精度的电流测量仪器监测泄漏电流的大小。
3、测试要求:标准规定,在测试过程中,泄漏电流不得超过 1.2mA。只有满足这一要求的安全帽,才被认为具有合格的电绝缘性能,能够在电气作业环境中安全使用。
标识和用户信息检查(Marking and User Information)
1、检查目的:确保安全帽上标注了必要的信息,方便用户识别、使用和维护产品,同时也有助于追溯产品的生产批次、质量信息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2、检查内容:安全帽上需清晰标注制造商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生产日期、CE 标志以及符合 EN397 标准的标识等信息。此外,还应提供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包括正确的佩戴方法、保养维护注意事项、使用期限等内容。这些标识和信息必须清晰、持久,在经过低温、高温、水浸和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影响后,依然能够清晰可辨。
可选测试项目
1、抗熔融金属飞溅测试(Resistance to Molten Metal Splash):适用于可能接触熔融金属的工作环境,如铸造、锻造等行业。测试方法是将特定温度和流量的熔融金属(如铝、铜等)溅射到安全帽表面,观察安全帽的防护性能,评估其是否能够有效阻挡熔融金属对头部的伤害,帽壳表面不应出现烧穿、严重变形或熔融金属附着渗透等情况。
2、抗紫外线测试(Resistance to UV Radiation):主要针对长期在户外使用的安全帽。通过将安全帽暴露在模拟紫外线环境下(如使用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经过一定时间的照射后,检查安全帽的外观、材料性能以及各项防护性能是否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帽壳不应出现严重褪色、开裂、变形等现象,且冲击吸收、穿刺抵抗等性能仍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在长期户外使用过程中,安全帽的防护性能不受紫外线影响。
发布于:广东省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