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那天北京的阅兵场上,东风-61导弹、东风-5C洲际导弹一亮相,全球都在盯着。
就在这场阅兵结束后的第二天,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就抛出了 “不寻求冲突” 的说法,可再看看美军最近的动作,怎么看都不像是 “想要谋求和平” 的样子。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
面对福克斯新闻网的采访镜头,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特意强调: “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不希望挑起新的战争”,话里话外都透着 “想缓和” 的意思。
但紧接着他就补充了一句:“我们要重建军力,保持战略优势,让全世界知道美国有多么强大。”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提到特朗普要求 “重振美军作战精神”,甚至考虑把 “国防部” 改成 “战争部”,理由是 “美国不仅仅要防御,更要进攻”。
这就奇怪了 —— 要是真不想冲突,为啥要把 “防御” 的国防部改成 “进攻” 的战争部?而且美军的动作远不止于此。
特朗普更是在重返白宫之后,要求美国国防部做好准备,以“历史性方式”重振美军的威慑力。
一边说 “不冲突”,一边忙着强化进攻优势,美军这波操作,到底是想干嘛?
特朗普和赫格塞思
首先要知道,赫格塞思突然说 “软话”,不是因为美国突然变善良了,而是中国的军力发展,让美国不得不重新掂量和中国对抗的代价。
这次阅兵上亮相的装备,每一件都戳中了美军的 “痛点”。
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杀手”,是破解所谓“岛链封锁”的尖兵!
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打破了型号编排传统,序号的升级意味着射程更高、火力更强,跟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网络,真正意义上的王牌!
更别提还有射程覆盖全球的东风-5C,以及各种无人化、信息化装备,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中方会以更坚定意志、更强大能力反制挑衅。” 这话不是空话,是有实实在在的装备撑着的。
9·3阅兵中亮相的大国重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美国时不时就要发布一份所谓的《中国军力报告》,还把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形容为 “改变游戏规则的威胁”。
说白了,美国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在西太平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可现在中国有了 “能拦住美军” 的本事,美国再想随便挑衅,就得先想清楚后果了。
所以赫格塞思急于给中美之间,划下一道战争红线,说 “不寻求冲突”,本质上是美国不想跟中国“硬碰硬” ——
毕竟要是真打起来,美国也没把握赢。
但又不甘心失去西太平洋的霸权,只能一边说软话,一边偷偷强化军力,想着 “用实力逼中国让步”。
特朗普在美军基地发表讲话
而美国的 “矛盾操作”,不光让中美关系更复杂,还把亚太的一些国家逼到了 “两难境地”。
东盟国家最先表态,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并呼吁大国管控分歧。
为啥?因为东盟国家跟中国做生意做得太多了 —— 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要是跟着美国起舞,自己的经济肯定要受影响,谁也不想当美国的 “棋子”。
日韩的日子更不好过。日本一边跟着美军搞联合军演、一边又想跟中国深化合作。
韩国也是类似的处境,新上台的李在明,想要在中美之间“一碗水端平”。
美国的 “矛盾操作”,把亚太盟友逼到了 “两难境地”
而在国际层面,中国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俄罗斯总统普京特意来参加 9・3 阅兵,还说“中俄关系是国际事务中的稳定因素”。
这意思很明显:在反对西方霸权主义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和中国坚定的站在一起,美国想在亚太搞 “单边主义”那一套,没那么容易。
现在的亚太,已经不是美国想怎么主导就怎么主导了。
说到底,赫格塞思的 “口风转变”,不过是美国应对中美力量变化的 “权宜之计”—— 既怕跟中国冲突,又舍不得霸权。
但中国早就把话说明白了:我们从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实力捍卫和平
未来的西太平洋,可能会呈现 “斗而不破” 的局面 —— 美国不想真的跟中国“硬碰硬”,但在其他领域的较量和博弈肯定少不了。
而这场博弈的结果,不光决定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将深刻影响整个亚太的地缘格局。美国要是还抱着 “霸权思维” 不放,最后可能只会把自己逼到更加被动的境地。
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